醫療垃圾大量排放嚴重污染環境
醫療垃圾與普通生活垃圾有很大區別,醫療垃圾是指接觸了病人血液、肉體等由醫院生產出的污染性垃圾,如使用過的棉球、沙布、膠布、廢水、一次性醫療器具、術后的廢棄品、過期的藥品等等。據國家衛生部門的醫療檢測報告表明,由于醫療垃圾具有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污染等特征,其病毒、病菌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幾十、幾百甚至上千倍。如果處理不當,將造成對環境的嚴重污染,也很可能成為疫病流行的源頭。
據統計,某市的醫療衛生機構有1165家,年產醫療垃圾2萬噸左右,這些醫療單位是如何處理醫療垃圾的呢?有關部門對此進行了調查,發現有如下三種處理辦法:
一是有84%的醫療單位將醫療垃圾直接混入生活垃圾隨意丟掉,其危害性最大。采取這種方法的醫療單位一般是縣級以下的小型醫院、衛生所、診所。為了在市場競爭中求生存,這些小型醫院、衛生所、診所一般只注意經濟效益,根本沒有考慮到醫療垃圾的處理問題,對其危害性更是置于腦后。某家位于市郊的醫院,每天將醫療垃圾直接排放入附近的湖塘里,至使該湖塘的水質受到嚴重的污染,湖塘中大量的魚或中毒死亡、或長成畸型。給承包該湖塘的李某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6萬元。
二是有12%的醫療單位將醫療垃圾采取了堆置、填埋的方法。這種方法較第一種方法對環境污染少一點,但也是不理想的。堆置、填埋垃圾需占大量土地,造成嚴重的土地資源浪費。我國人口多、耕地少,以占世界7%的耕地,養育著占世界22%的人口,隨著人口的增長,人均耕地面積繼續減少,珍惜每寸土地,合理利用每寸土地,是我國的國策。另外,由于醫療垃圾的有機物含量高,很難分解,堆置、填埋法有可能使土地和地下水源受到二次污染。
三是有4%的醫療單位將醫療垃圾焚燒。焚燒法雖然比上述兩種處理垃圾的方法優越,但仍然存在著某些缺陷:如焚燒爐不是全封閉的,因而所產生的廢氣仍會對周邊環境產生污染。某家醫院在焚燒醫療垃圾時所產生的噪音、煙塵、氣味,使周圍的居民不堪忍受。另外,焚燒爐的利用率也不高,一些醫院的焚燒爐一周只使用一、兩次,每次僅燒幾十分鐘,大部分時間處于閑置狀態,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2一次性醫療器具被再次使用嚴重危害人類健康
為了防止病毒、病菌的感染,不少醫院都使用一次性醫療器具。如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手套、吸引管、尿管、尿袋等。一次性醫療器具,顧名思義,只能使用一次,經使用后,應立即毀形,使其不再具有使用功能,并經過消毒無害化處理、銷毀,并交上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指定的單位集中回收。可是有些醫院和少數醫務人員為了經濟利益置廣大人民身心健康于不顧,將某些一次性醫療器具私下賣給個體商販或收購站,再由他們經加工包裝后賣給醫院、診所再次使用。最近武漢市在蔡甸區搗毀了一起生產假冒江西“廬樂”牌一次性使用無菌注射器窩點,現場查獲一次性注射器5萬余支,假冒商標小包裝袋30萬個,用過的一次性注射器50萬支,外裝包箱400個。違法當事人從各醫療部門收購使用過的一次性注射器,用自來水沖洗,烘干裝箱后出售。
另外,還有些不法分子、小販或收購站,不僅收購一次性注射器,還收購一次性吸引管、吸引瓶和一次性醫用手套等。某一個體診所在收購站以低廉的價格購買使用過的一次性吸引管、吸引瓶,為患者做人工流產。還有不少使用過的一次性醫用手套被買給美容院,為顧客做美容。
以上這些一次性醫療器具被回收后再次使用,后果十分危險,有可能導致病原菌的傳播和醫源性感染的暴發,如流感、乙肝、肺結核、性病、敗血癥甚至艾滋病都隨時有可能被傳播。據有關權威部門調查,從1985年我國發現首例艾滋病患者以來,感染人數現已迅速擴展到50萬人,僅僅用了15年時間。艾滋病最直接傳染途徑是血液感染,注射器的共用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
3采取有力措施防止醫療垃圾的污染和危害
醫療垃圾已給人類的環境和健康帶來嚴重的污染和危害,必須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
首先,要對廣大醫務人員進行可持續發展思想教育。可持續發展是當今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一個焦點,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選擇,它要求人們正確處理發展與人口、與環境、與資源等關系。不少醫院的領導和一些醫務人員要么對可持續發展的涵義和要求一概不知,要么認為與已無關。事實上,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與醫務界關系甚密。如何控制人口的數量、提高人口的質量、維護人們的身心健康、保護自然環境不受污染,是每個醫務人員應盡的職責。各級醫療單位的領導除加強自身學習以外,要對廣大醫務人員進行可持續發展思想教育,從而使廣大醫務人員在行動上不做有悖于可持續發展的事情。
其次,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有些醫務人員在市場經濟中明顯缺乏應有的職業道德。明知一次性醫療器具使用后不允許私下交易卻暗地進行;明知有的一次性醫療器具是偽劣產品(如有的偽劣一次性注射器的針筒刻度因清洗而模糊,有些注射器針頭已鈍,一眼可辯出真偽),因其價廉而進貨使用。各級領導必須對廣大醫務人員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堅持“兩手抓、兩手硬”的做法。再次,加強醫院管理,認真執行有關法規。各級醫療衛生單位應對醫療垃圾的處理加強管理,指定專人負責。要嚴格執行衛生部頒發的《消毒管理辦法》和《醫院感染管理規范》(試行)等有關條例,對使用后的一次性醫療器具必須即時毀形,并作消毒無害化處理,而且記錄備案。堅持抵制假冒偽劣醫療器械、器具的使用,一旦發現要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最后,亟待建立現代化垃圾處理中心。醫療垃圾的任意排放,既有主觀上的原因,也有客觀上的原因。據悉,我國目前尚無一座集中焚燒處置醫療垃圾、工業有毒廢物的現代化處置場,建設有毒有害廢物處置中心已成為當務之急。最近,在國家環保總局的指導下,武漢、九江、贛州三城市與瑞士一家公司就合作建設城市有害廢物處置中心項目,在武漢簽訂了意向書。即將新建的處置中心,是以全密封式高溫焚燒的方式集中處理醫療垃圾及其他廢物,每天的處理量可達48噸,全過程無二次污染的產生,煙塵排放達國際標準,廢水經過污水處理后全部循環利用,焚燒渣可用作建筑材料,余熱還可供電或集中供熱。該項目在國際上屬領先水平,它的實施將把我國醫療垃圾及有毒有害廢物的污染治理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作者簡介:胡盛杰,(1949~),男,武漢市職工醫學院馬列教研室主任,教授。
| 在线高清亚洲精品 | 新97碰碰新版国产 |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套图 | 久热香蕉在线视频 | 伊人网在线观看动态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