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電子電器工業快速發展與持續膨脹的市場需求加速了電子與電器設備(Electric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簡稱EEE)的更新換代,以及國外電子廢棄物的轉移,使得中國產生的廢棄電子與電器設備(Waste EEE,簡稱WEEE)逐年劇增,WEEE對生態環境影響的日益凸顯,同時由于其具備的顯著的資源化再生價值,WEEE目前成為中國關注的熱點問題。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在電子廢棄物的處理方面尚有較大差距,相關的技術規范甚至實施法規不健全,各種應用技術研究處于起步階段,相關的電子廢棄物處理工廠大多剛建成投產,正規回收利用體系尚未建立。
1中國電子廢棄物處理的現狀
中國的電子廢棄物將近l/3存放任居民家中或企事業單位里,其余的主要采取以下3類方式處理:①粗放式處理方式,即采用手工或者依靠最簡單的工具進行電子電器的拆解,將有價值成份分類回收,或者采用簡單酸溶或露天焚燒等落后方式回收貴重金屬組分,難以回收利用的剩余組分就隨意堆放或拋棄。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種處理方式在沿海地區廣泛流行,并且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②中等規模處理方式,一些中等規模的企業,購買和安裝了電子廢棄物處理的主要設備設施,但是為節省資金,一些必要的污染防護措施不配套,在連續生產過程中也易造成二次污染。目前,這是中國電子廢棄物處理的主力軍,在電子廢棄物的來源方面占有絕對的優勢。③嚴格環保的處理方法,嚴格按照環保要求,采用先進的工藝,進行電子廢棄物的資源化處理,加工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渣都能得以合理處理。目前,中國已建成一批現代化的電子廢棄物處理工廠,見表1。這是中國政府極力倡導的電子廢棄物的處理方法,也是未來的電子廢棄物處理的發展方向。
表1中國已建成現代化電子廢棄物處理工廠
中國有關電子廢棄物的立法也是剛剛起步,1996年頒布了《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在2004年12月29日重新修訂通過,修訂后的《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自2005年4月1日正式實施。2004年10月31日,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發布了《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信息產業部于2006年2月28日頒布了《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該法案于2007年3月1日正式實施。
2中國電子廢棄物處理存在的問題與成因
從電子廢棄物的3種處理方式上,不難看出。嚴格環保的處理方法可取得經濟、社會、生態三方面效益的最大化。我國也建立了不少這類企業,但這些企業常常存在“吃不飽”的現象,即由于電子廢棄物的來源不足,這些企業常處于半生產半停產的狀態。然而,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每年淘汰廢舊的家電和進口的電子廢棄物遠大于現有企業的吞噬量,之所以產生這樣的結果,一方面是中國尚未構建起完善的電子廢棄物的回收的體系,大量的電子廢棄物沒有經過正常的渠道進入第三類處理方式的企業,而是通過小商小販們的走街串巷,進入了具有一、二類處理方式的企業中去了;另一方面,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仍然沒有擺脫經濟效益至上的陋習,忽視了經濟、社會、效益的最大化,片面的追求低成本、高效益的經濟增長模式。
從立法的角度看,電子廢棄物處理的立法相對滯后,滿足不了發展現代化電子廢棄物處理方式的需要,主要表現在:①立法的體系不夠完善,世界各國對于電子廢棄物的立法,雖然有很大差別,但立法的重點都集中在立法對象、責任認定方面,以及電子廢棄物的回收目標3個方面,例如:荷蘭、挪威、日本等,中國現階段還沒有在立法中規定回收的目標。這就無法評定執行的效果,不利于立法的實施。②法規的執行力不強。雖然立法了,但效果卻甚微。
主要原因:①公民們沒有普遍而廣泛的認識到電子廢棄物的危害。要么視之珍寶,要么棄如草芥。②未有良好的環保意識,總認為自己與環境無關。因此,雖然認識到電子廢棄物的危害,也不會自覺選擇環保條件較好的企業將電子廢棄物處理掉,而是在利益的驅使下,更愿意轉手賣給小商小販。③政府對一、二類電子廢棄物處理的打擊力度不夠,由于電子廢棄物處理的利益是鏈式的,因此只要切斷鏈的任意部分,其余部分將失去生存的土壤。然而目前,各級地方政府,或是出于各地的自我保護,或是迫于就業的壓力。均未主動出擊,僅是停留在群眾舉報的被動局面上。因此,從法律法規等相關政策的方面,還有很多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3中國電子廢棄物處理的建言
電子廢棄物的處理,首先要解決一個廢棄物回收的問題。筆者認為應從以下方面努力:
(1)盡快促使公民樹立正確的電子廢棄物處理觀念。通過公益廣告、舉辦電子廢棄物處理日等活動,加大宣傳力度,使人們從思想上認識電子廢棄物的危害性,認識到正確處理電子廢棄物的重要性,從而樹立正確的觀念,將電子廢棄物通過正規的途徑回收處理,而不是隨意丟棄或賣給小商小販。
(2)政府提倡、引導公民的理性行為。政府通過采取一些激勵政策,鼓勵國民在電子廢棄物的處理上做出理性的選擇。例如:政府購買一些商品,公民將電子廢棄物送到指定的地點時,作為對公民行為的肯定和表彰,政府給予其一定數量的生活日用品,久而久之促使公民養成理性的行為。
(3)加大對非法環保電子廢棄物處理方式的打擊力度。政府各部門要對非法的、污染環境的工廠(作坊)采取果斷而強硬的措施。對第一類企業,要堅決取締關閉,對于第二類企業,政府應該責令其限期整改,對于資金有困難的企業,政府可依據實際情況,幫助其整改。總的原則是要主動出擊,讓這些企業沒有立足之“地”。將可能產生的污染、危害消滅在萌芽狀態。不要總是等到事情已經非常嚴重,甚至群眾舉報的地步,才被動出擊。同時,要將強監管,防止污染企業的死灰復燃。
(4)政府不斷創造優惠政策,為企業保駕護航。采取嚴格環保要求的企業,其生產成本高,利潤較低。政府應該在財稅方面給予更多的支持。擴大企業的利潤空間,讓其有更多的資金用于電子廢棄物的回收,使其在回收階段的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
(5)企業與政府攜手,構建完善的回收網絡。由于電子廢棄物的特殊性。因此對電子廢棄物的回收不單單是企業的責任,企業與政府攜手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電子廢棄物的回收系統主要由和活動回收點兩部分組成,固定回收點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居民區,由政府與企業依據每個居民區的人口數量與消費水平,決定固定回收點的數量與規模。活動回收點作為固定回收點的補充。主要負責散亂居民點的電子廢棄物的回收。活動回收點有兩部分組成。主力軍是現有的小商小販,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小商小販在走街串巷方面所具有的優勢,并充分的利用其優越性。給他們一定的補助,讓其在收購其他廢品的同時,負責收購電子廢棄物,并且要擴大電子廢棄物的收購范圍。另一部分是隸屬于企業的收購員工,他們的人數不要求過大,以免給企業造成嚴重的負擔。但必須要有,作為對活動回收點的補充。
(6)嚴厲抵制、禁止電子廢棄物的進口。不少發達國家在電子廢棄物處理的問題上,存在以鄰為壑的思想。由于電子廢棄物的特殊性,使得電子廢棄物的處理需要巨大的人力、財力、物力作長期的支持,而且處理不當,人會導致嚴重的環境問題。他們利用部分發達國家急于發展經濟的愿望。把本國的電子廢棄物轉移到其他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由于缺乏相應的技術設備、以及一些人的唯利是圖,往往造成更加嚴重的環境問題。其結果是發展中國家以犧牲巨大的環境效益換來了微不足道的經濟效益。面對建設環境型友好社會的重大決定,就必須堅決抵制、禁止電子廢棄物的進口。
4總結
中國的電子廢棄物處理興起于電子廢棄物突出的大背景下。由于電子廢棄物的特殊性,要求中國的公民必須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跳躍式的突破與改變,才能與日益激增的電子廢棄物相適應,才能不斷滿足環境友好型社會發展的需求。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企業、公民、政府三方面各盡所能,中國電子廢棄物的處理必將跨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陳列強:廢舊電子電器設備的資源化與無害化技術[J].環境科學與技術,2005,3:90-92
[2]周全法:國內外電子廢棄物處置現狀與發展趨勢[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院報,2006,4:4-8
| 天堂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午夜福利国产在线观看1视频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一男人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少妇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