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各種電子設備、通訊器材、家用電器等用電產品大量涌現,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使用的電池數量和種類都在急劇增加,國內外對電池的需求不斷增長,全世界的電池產量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加。我國電池產業的發展尤為迅猛:1980年電池年生產量便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生產大國;1988年生產量達到57.8億只,其中國內消費50億只,約占生產量的86.5%;1997年生產量高達130億只,約占世界電池總生產量的113;1998年達到140億只,1a內猛增10億只。電池種類已達14個系列250個品種。2001年電池消費量約為70億只,2003年增加到80億只,城市人均消費11只。
1廢舊電池的危害及回收意義
1.1危害
電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酸、堿等物質。廢舊電池進入環境后,其中有害物質緩慢地消解,進入土壤和水體。有關資料顯示,1節1號電池爛在地里,能使1m2的土壤失去利用價值;1粒紐扣電池可污染600t的水,相當于1個人一生的飲水量。此外,電池溶出的有害物質隨食物鏈進入人體會損害人的神經、血液、消化系統等,還會使人體致畸、致癌、致變。總之,廢舊電池的污染是多方面的,危害是長期的。
1.2意義
首先,廢舊電池回收是無害化處理的基礎,而無害化處理將大大減弱廢舊電池對環境的污染,減弱了其對生物的危害。其次,回收的廢舊電池可能會對周圍環境產生一定程度的污染,但也比其分散在各地對環境產生污染要小得多。況且,還可以對堆積在一起的廢舊電池采取一些防護措施,以減弱其對周圍環境的污染。
2我國廢舊電池回收現狀及其影響因素
2.1現狀
廢舊電池回收現狀主要表現為:起步較晚,回收率低,回收面窄。在我國,廢舊電池回收工作只是近年才有小規模、小范圍的回收,回收率不到2%。1998年北京市環衛局開始回收廢舊電池,1999年回收廢舊電池近60t。近年來,國家環保部宣教中心牽頭發起了北京市80所小學回收廢舊電池的活動,影響較大,市民環保意識增強,回收量逐漸增加。北京市石景山區環衛局也開展了廢舊電池的回收。1998年,上海市環衛局結合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工作,在中小學、政府機關、部分賓館設立了廢舊電池收集箱,將收集到的廢舊電池按大小分類后堆存于寶山區塘橋庫房內,未進行無害化處理或處置。廢舊電池回收工作只在極少數大城市開展了,且規模較小。
2.2影響因素
①我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且居住分散等導致廢舊電池產生量高且分布不均;②人們對廢舊電池的危害認識不夠,參與回收工作的積極性不高;③回收體系尚不健全;④無有效的制度保障,回收過程的管理不到位。
3結合我國實際的回收方案
3.1教育引導
應將現實生活中廢舊電池危害的典型事例及其相關知識在群眾中廣泛宣傳,讓人們真正體會到其危害,認識到回收廢舊電池的必要性,增強參與電池回收工作的積極性。
主要措施:①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讓學生養成主動回收廢舊電池、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同時,學生可作為宣傳者,向不了解廢舊電池危害的人介紹相關知識;②各地政府組織可經常性地開展一些有關回收廢舊電池活動,逐步增強各地群眾的環保意識;③通過網絡、報紙、電視、廣播等大眾媒體對廢舊電池危害進行廣泛宣傳;如在電視節目中間插播一些環保公益廣告等。
3.2經濟刺激
可讓消費者在購買電池時繳納一定量的廢舊電池回收費,等消費者用完電池后將廢舊電池返還給相應的銷售商的同時,銷售商再把這部分費用返還給消費者。否則,消費者就得不到其購買電池時所支付的費用,而這部分費用可視為消費者自愿放棄的費用用于回收工作其它方面。這樣,消費者自覺參與廢舊電池回收工作的行動的價值得以體現,并且這一行動的價值被量化了,即可用消費者購買電池時所支付的廢舊電池回收費來衡量這一行動的價值。看到自己行動的價值后,消費者會更加積極、自覺地參與廢舊電池的回收工作。
廢舊電池回收費的標準可以根據當地的消費水平制訂且在一定范圍內盡量定得高一些。制訂標準原則上一個地區應當一致,最好全國統一。
3.3法律制約
相關部門應制訂與完善有關廢舊電池回收的法律法規。有了依據,群眾可以相互監督、檢舉那些不自覺參與回收工作且隨處亂扔廢舊電池的“頑固分子”;執法部門也可以對那些“頑固分子”進行一定的懲處,并給予舉報者相應的獎勵。此外,在回收過程中,用于規范銷售商方面的法律,對于規范銷售商的行為以及回收工作成效必將產生一定影響。
| 亚洲日本人一成在线网播放 | 久久婷婷综合一区二区 | 日本免费一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电影 | 亚洲男女Av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