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理使用特許經營模式
要準確把握PPP新機制定位,不應強制規定特定領域和范圍必須采用特許經營模式。對具有一定投資回報的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要充分論證采取特許經營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合理決策是否采取特許經營模式。要鼓勵特許經營者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等降低建設和運營成本,鼓勵特許經營者充分挖掘項目市場價值,提高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項目建設運營水平,提升項目投資收益。市場化程度高的商業項目和產業項目,以及沒有經營收入的公益項目,不得采用特許經營模式。路側停車服務、垃圾清運服務等不涉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經營權或收費權轉讓等,不得采取特許經營模式。
四、優先選擇民營企業參與
嚴格按照《支持民營企業參與的特許經營新建(含改擴建)項目清單(2023年版)》要求,推動有關特許經營新建或改擴建項目吸引民營企業參與。優先采取公開招標方式選擇特許經營者,如不采取公開招標方式,要充分論證采取其他方式的合法性、合理性;不得采取拍賣等方式選擇特許經營者。不得規避項目管理經驗、專業運營能力、企業綜合實力、信用評級狀況等設定的評審條件,將標的物總價作為唯一標準選擇特許經營者。要將項目運營方案、收費單價、特許經營期限等作為選擇特許經營者的重要評定標準,不得設置限制民營企業參與的招標條件、評標標準。對因通過資格預審的申請人少于3人等招標失敗的,重新組織招標時應重新審查項目基本條件、評標標準,確保不存在不利于民營企業參與的招標條件,最大程度鼓勵民營企業參與;若無法選擇符合條件的特許經營者,應重新論證采取特許經營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第一区久久丁香 | 在线不卡长片AV | 亚洲天堂在线五月天 | 婷婷色五月综合激情六月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