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
最近熱搜第一的事兒,估計不少人都刷到了——一只兒童電話手表,居然在網上吵翻了天,好多人看完都氣不打一處來。

事兒其實不復雜。7月1號,廣東的盧女士一家坐高鐵從太原到大同,
孩子拿著電話手表在干凈的垃圾袋里玩,下車時忘在里面了。
第二天發現丟了,看定位還在大同南站,先打了派出所電話沒結果,又打12345求助,
最后查到手表跟著垃圾進了中轉站的擠壓箱。
為了找回手表,物業趕緊把垃圾運到垃圾焚燒發電場的空地上,讓環衛工人幫忙找。
那可是8噸垃圾啊,在里面找個小小的電話手表,簡直跟大海撈針一樣難。
可盧女士一門心思想要回手表,這苦差事就落到了兩個環衛工人身上。
當時大同天特別熱,室內都35℃,站著都冒汗,更別說在又臭又熱的垃圾堆里翻找了。
那兩位環衛工人就在這樣的環境里,硬生生翻了好幾個小時,才把手表找著。
本來當地媒體想把這事兒當成“暖心故事”報道,突出城市溫度和高效服務,沒想到徹底翻車,網友們吐槽聲一片。
大家為啥生氣呢?
第一,成年人自己犯的錯,憑啥讓別人買單,讓環衛工人來收拾爛攤子?
要是丟的是人工耳蝸、救命藥,這么大費周章去找,大家都能理解。
可一個電話手表,也就幾百到一千塊錢,倆環衛工人找了好幾個小時,再加上調車、用場地這些花費,早就超過手表本身的價值了,從經濟上來說根本不值。
而且既然這手表對他們這么重要,當初為啥不好好保管呢?
第二,當地政府和媒體說“只要老百姓有需要,我們就做”。
可這次是電話手表,下次要是藍牙耳機呢?難道也要讓環衛工人翻幾噸垃圾去找?
那環衛工人還休息不休息了?
他們的時間就不是時間,汗水就白流嗎?
更讓人不舒服的是,沒聽說給環衛工人加班費或者額外報酬,憑啥啊?
就因為他們老實好欺負?
說白了,領導得了個“暖心事跡”,盧女士拿回了手表,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環衛工人高溫下的辛苦之上。
更讓人無語的是,報道里連這兩位環衛工人的姓名、年齡都沒提,也沒說給他們啥保障和補償,就跟工具人一樣。
盧女士暖沒暖心不知道,這倆環衛工人心里肯定挺寒的。
其實網友不滿的,不是環衛工人高溫干活,也不是他們找手表這事兒,
而是這種所謂的“溫情”,是靠犧牲底層勞動者的尊嚴換來的。
真正的城市溫度,不在從8噸垃圾里找回手表,而在給環衛工人配齊防割手套、發足補貼這些實在事兒上。
這讓我想起前段時間海口的類似事兒。一個女的把金戒指弄丟了,一遍遍打12345吵著要找回來,
最后城管局讓環衛工人在高溫下翻6噸垃圾,幾個年紀大的環衛工人頂著海南的大太陽,找了好幾個小時才找到。
看著工人滿身是汗捏著那枚小戒指,誰心里都不好受。
失主在空調房里打電話說不找到不罷休,領導在電話那頭指揮怕影響城市形象,最后壓力全落到了臭垃圾堆里的環衛工人身上。
結果呢?失主拿3個西瓜感謝,媒體又當成“暖心新聞”發出來,環衛工人和他們該得的保障、補貼,照樣沒人提。

還有之前看到的,為了拍宣傳視頻,面館師傅被逼凌晨三點起來揉面,
就為了鏡頭里“熱氣騰騰”的效果。師傅累得打哈欠,導演還在旁邊喊“再笑開心點”。
拍完了攝制組走人,師傅還得拖著累身子干一天活。
這些事兒其實都一個樣:拿底層勞動者的犧牲當墊腳石,眼里只有自己想要的,根本不管別人的感受和付出。

前段時間遼寧錦州還有個奇葩新聞,一個領導“教”環衛工人掃垃圾,要求把磚縫里的小石子、灰塵都掃干凈。
后來才知道是因為要創衛暗訪。之前還有城市規定“公廁蒼蠅不能超過2只”,這不是瞎折騰人嗎?
創衛是好事,但別把壓力都壓到環衛工人身上。創衛成功了,上面的人受表揚,可真正干活的環衛工人,還是拿著微薄工資干臟活,說不定連加班費都沒有。
大同市城管局領導被質疑時還委屈地說“我們干啥都被罵,不如讓環衛工人只掃大街算了”。其實他們根本沒明白,網友不滿的不是干活,而是環衛工也是人,該給的保障和補償必須給足。
你看合肥就有規定,環衛工干找失物、應急清淤這些非常規活,給3倍工資,還強制安排體檢。這種實實在在的關心,比事后宣傳“暖心”靠譜多了。
說到底,我們該提倡的,不是誰能吃苦,而是誰能讓別人少吃苦。
多給底層勞動者些尊重,讓他們有說“不”的權利,這比多少“暖心新聞”都重要。
從那8噸垃圾里翻出來的手表,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虛偽、自私,也照出了底層勞動者的無奈。
啥時候我們的城市不用靠“翻垃圾”證明溫度,
底層勞動者也能被人記住名字,成為閃閃發光的人,
這次的垃圾清理,才算真的有意義。
|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a偷伦 | 日韩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在线第一页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 | 亚洲中文字幕电影不卡电影 |